足道养生:今年的足浴行业到底有多难?


  足疗行业一直以来是民众休闲养生的去处,但今年的足疗业却跌入冰谷,大家都发现不是传统行业难做,就连洗脚按摩都惨不忍睹,没有人气。


 以往许多人羡慕从事足疗职业的技师岗位,赚钱轻松月入过万,而现在你可能会看到一个震撼的景象,技师哪怕每天正常考勤拉满,三千元工资成为常态化。归根结底来说,足疗行业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炙手可热的职业,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支出,节衣缩食来抵御经济的疲软。


 夜上海论坛平台对发达的上海都市足疗业做过一个详细的调查,今年上海足道门店减少2000家,按摩养生店连锁品牌门店锐减500多家。而大部分的足道馆选择小面积门店经营,节省房租和人力成本经营。以往那种"大而豪化“的门店则成为烫手山芋,无人接手。

 

联想截图_20251121204835.png

 为什么足浴行业今年这么难呢?几种问题呈现:

 

一、市场竞争白热化,同质化严重


近年来足浴门店数量激增,市场供过于求,导致价格战频发。许多店铺缺乏差异化定位,服务项目雷同,难以吸引消费者。例如,部分门店通过压低价格争夺客源,但服务质量却随之下降,形成恶性循环。同时,新兴的线上平台整合资源,进一步挤压了传统门店的生存空间。


二、运营成本持续攀升


1.人工成本高企:技师流动性大,行业普遍面临 “月薪超 8000 元仍招工难” 的困境。例如,某连锁品牌为吸引技师提供股权分红、全勤奖等福利,但仍难以满足需求。

2.租金压力:核心商圈的租金上涨显著,部分门店因利润空间被压缩而被迫关闭。

3.原材料与能耗成本:足浴包、精油等用品价格波动,加上水电费用上涨,进一步加重负担。


三、消费需求与习惯剧变


便捷化、低成本趋势: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家使用按摩器或选择上门服务,传统门店客流量减少。例如,2025 年多地出现 “足疗店关闭潮”,部分店铺转型提供线上预约服务。

年轻化与品质化需求:年轻消费者对环境、服务体验要求更高,而部分门店装修陈旧、项目单一,难以匹配需求。

健康意识提升:消费者更关注卫生与技术专业性,对技师资质、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,倒逼行业升级。


四、疫情与政策双重冲击


疫情反复影响:足浴店作为密闭空间,易受疫情管控措施影响,客流量不稳定。例如,2025 年多地因疫情反弹暂停营业,导致收入中断。

监管趋严:行业准入门槛提高,卫生、消防检查更严格,部分不符合规范的小店被迫转型或淘汰。例如,某地区要求 “一客一换一消毒”,增加了合规成本。


五、行业自身结构性问题


服务质量参差不齐:部分门店存在技师培训不足、服务缩水等问题,导致口碑下滑。例如,消费者投诉 “按摩时间不足”“手法不专业” 等现象频发。

品牌化与连锁化不足:多数门店为个体经营,缺乏标准化管理和品牌影响力,抗风险能力弱。


六、环保与社会压力


高能耗、水资源消耗的经营模式与当前环保趋势相悖,部分地区已开始限制或引导门店采用节能设备,进一步增加运营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