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养生圈的“潜规则”:顾客眼里看不见的那一面

 很多人以为上海的养生会所就是环境好、服务标准化,进去就是单纯做个放松。但真正在这行业里混过的人都知道,表面的专业背后,其实有不少只有从业者才懂的潜规则。尤其是油压类服务,越是高级的装潢,越容易隐藏一些“不写在菜单上”的体验。


 有位常年在外跑业务的客户分享过经历。他说自己常去的一家会所在商圈里非常低调,装修比酒店还豪华,可技师每次都会“暗示”,看看你愿不愿意给点小费,然后服务就会“升级”。而且每个技师做法不同,有的会微笑配合,有的会直接拒绝,非常看人下菜。


 另一位从事管理岗位的技师透露过:其实顾客和技师之间存在一种互相试探的关系。客人看技师漂不漂亮,技师看客人是否大方、是否安全。一旦双方都觉得氛围合适,才会让服务比表面上看起来更有温度。但这些内容从不会公开,即便有人问,店家也会避而不谈。


 上海的养生行业竞争激烈,尤其在夜场周边的区域。有些店靠技术吃饭,有些店靠氛围赚钱,还有些靠所谓“默契服务”来吸引回头客。外地人可能不懂,但老上海人都知道:越是灯光昏暗、香味偏浓、技师打扮更精致的店,越有可能让人浮想联翩。


 不过值得强调的是,正规店并不会允许越界,技师也必须保护自己。一旦顾客行为太夸张,店长会立刻进来“敲门提醒”。但反过来说,也确实存在“你情我愿”的场景,只是行业里默认你懂不说,不懂也没人会告诉你。


 对于普通顾客而言,最重要的是心态,不要太把神秘想象得过火。毕竟大多数技师只是努力谋生,她们要养家、要房租、要生活,不可能拿风险当玩笑。


 所以说,在上海做养生,既是享受,也是一种社会观察。你以为自己在按摩,其实是在经历一个陌生行业的真实生态。

  

联想截图_20251104232245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