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养生禁忌:这三件事千万别做
炎炎夏日来临,避暑降温成了人们的 “必修课”。然而,对于许多室外工作者而言,高温天气避无可避,为了生活与工作,只能直面热浪的侵袭。在夏季养生过程中,尤其是三伏天,做好防护措施至关重要。但不少人急于降温,做出一些违背常识的行为,从而引发意想不到的危险,年轻人更是容易中招。
通过观察总结发现,夏天养生尤其要避免以下三种不当行为,否则可能损害健康,带来意外风险。
一、大口狂饮冷饮
无论是青少年,还是成年人,在高温天气感到口渴、身体缺水时,切不可直接狂饮冷饮。
引发咽部炎症:饮用过冷的冰水,会使喉部毛细血管温度骤降,血流量减少,防御系统功能减弱,细菌容易趁虚而入,进而引发咽部炎症。
损伤胃部功能:冰冷的饮品会刺激胃部黏膜,导致胃液分泌减少,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,出现腹痛、腹泻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阻碍机体散热:饮用冰水会使毛孔关闭,汗液排出不畅,机体散热受阻,增加中暑风险。
影响女性健康:对于女性来说,常喝冰水易使子宫受寒,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宫寒,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生育。
二、将空调温度调至过低
许多人在空调房内,喜欢将温度调到 16 摄氏度,认为温度越低越舒适。但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,会带来诸多健康隐患。
诱发感冒:长时间待在低温环境中,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,局部抵抗力下降,病毒更容易侵入,引发上呼吸道感染。建议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 7 摄氏度,睡眠时适当调高空调温度,避免冷风直吹。
导致关节疼痛:低温会刺激关节滑膜收缩,加重关节炎症状,或引发肌肉僵硬。尤其是颈椎、腰椎等部位,受凉后极易出现疼痛不适。在空调房内,可穿戴护膝、围巾等保暖用品,并定时活动关节,促进血液循环。
造成皮肤干燥:空调制冷会加速空气中水分蒸发,损害皮肤屏障功能,导致皮肤干燥、瘙痒,甚至过敏。建议使用加湿器,将室内湿度维持在 40% - 60%,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,并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。
引起胃肠不适:腹部持续受凉,可能引发胃肠痉挛,减弱消化功能,出现腹痛、腹泻或食欲不振等症状。午休时,可用薄毯盖住腹部,避免冷饮与低温环境的双重刺激,适当饮用姜茶温养脾胃。
降低免疫力:长期处于低温环境,会使人体应激系统持续处于激活状态,消耗过多能量,导致抵抗力下降,出现反复感冒、疲劳乏力等症状。建议每天保证 7 - 8 小时睡眠,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,空调温度控制在 26 - 28 摄氏度为宜。
日常使用空调时,可采用阶梯式降温法:开机初期将温度设定为 26 摄氏度,运行 1 小时后再调整到适宜温度。同时,定时开窗通风换气,每 2 小时关闭空调 15 分钟。老年人、儿童及体质虚弱者,在空调房内建议穿着棉质长袖衣物,夜间睡眠可使用空调定时功能。
三、无节制食用雪糕降温
酷夏的八九月份正值暑假,在大人疏忽的情况下,孩子们尤其喜欢吃雪糕。虽然吃雪糕能暂时解暑降温,但过量食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,如导致肥胖、损伤牙齿、引起消化不良、影响食欲等。
导致肥胖:雪糕中含有大量糖分和脂肪,过量食用会使能量摄入过多,从而引发肥胖。
损伤牙齿:其中的糖分和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,长期食用易导致龋齿、牙周病等口腔问题。
引起消化不良:雪糕中乳糖含量较高,乳糖不耐受者食用后,会出现腹胀、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。
影响食欲:雪糕中的甜味剂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味觉感受,长期食用可能导致食欲不振、偏食。
总之,三伏天养生需要保持节制与自律。任何需求都不应过度,否则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。
下一篇: 下一篇:没有了